黄金、比特币大震荡:传统投资逻辑不灵了?
11月19日黄金和比特币价格在经历暴跌后有所回调,但想必前些天的震荡行情一定让不少人心惊肉跳。今天咱们来复盘一下最近比特币和黄金的刺激行情,风险资产和避险资产一起下跌,如此“反常”现象,到底什么原因?
我们先看比特币。11月18日,比特币一度跌破9万美元,这可是最近7个月内头一回啊!相信大家还有印象,10月6日,比特币还曾经飙升到12.6万美元之上,刷新历史最高纪录,但仅仅几天之后,美国总统特朗普出人意料的关税言论,导致全球市场震荡,比特币也开始坐上了过山车。短短一个多月,直接把今年的涨幅全跌没了。
为什么呢?这是宏观预期、政策效应和市场情绪等因素叠加影响的结果。
第一,美国市场宏观预期变了。这是最关键的原因。最近啊,美联储内部在关于12月要不要降息的问题上分歧更大了,有官员认为美国通胀还没达到理想水平呢,不能降;还有一派就说了,现在劳动力市场不行啊,得赶紧继续降息、保持宽松来挽救就业和居民消费呀。市场一看,好家伙,你们美联储内部要达成共识,短时间内看来是没戏了,那12月的降息也有可能会泡汤。美国金融市场就像一个游泳池,美元就是池子里的“水”。美联储的态度,决定了水龙头的开关。当市场预期美联储可能会推迟降息、维持高利率时,就相当于拧紧了水龙头。
池子里的水变少了,最先“搁浅”的,就是那些需要深水才能浮起来的高风险资产。比特币作为波动性最强的资产之一,自然首当其冲。机构投资者在资金成本上升时,会率先削减杠杆,抛售比特币这类资产来回笼现金,这就形成了第一波抛压。
第二个原因,政策的利好可能失效了。之前市场对这一届美国政府的加密货币政策有很高的期待,比如更友好的监管环境,对加密行业的支持。这种预期呢确实推动了前一段时间加密货币价格的上涨。但当这些预期迟迟没有落地,或者被市场完全消化后,利好的故事就讲不下去了。
最后,就是一旦进入下跌行情,市场情绪受挫,投资者们加速去杠杆,交易意愿低迷,就进入了下跌循环。
同时,全球范围内对加密货币的监管是越来越严,这打破了“加密资产绝对安全”的幻觉。市场开始清醒地认识到,比特币很难同时扮演好“投机工具”和“避险资产”这两种矛盾的角色。
接下来说说黄金。如果说比特币下跌是“风险资产”的本色出演,那么黄金的同步下跌,就更值得我们警惕了。因为这在传统金融逻辑里是“反常”的。
按照经典剧本,当股票、比特币这些风险资产下跌时,资金应该涌入黄金、国债等避险资产,黄金应该上涨才对。但现在,剧本失灵了。最近黄金也从4400美元的最高位,一度跌到了4000美元以下。
这背后只有一个解释:市场出现了比“避险”更强大的力量——美元的流动性收缩。
前面我们讲过美联储最近降息预期变了,这意味着美元流动性出现系统性紧张,投资者为了获取宝贵的现金,会被迫抛售一切可以变现的资产——不分好坏,无论属性。无论是高风险的比特币、美股,还是传统的避险资产黄金,都会被无差别抛售。而且美元指数走强,又加剧了这个趋势。另外,最近很多在风险资产,如股市、币市上亏损的投资者,为了弥补保证金窟窿,不得不卖出自己手里还在盈利或相对抗跌的资产比如黄金,来救急。所以,最近黄金的下跌,并不是它的避险功能消失了,而是在美国市场的“流动性危机”面前,实在是难以独善其身。
你怎么看最近比特币和黄金的过山车走势?来评论区聊聊!
出品:财经早察工作室
总统筹:陈晨星
执行统筹: 祝乃娟
监制:洪晓文 曾婷芳
主播:洪晓文
编辑:陆跃玲
声明:本站所有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,任何内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。
